广告位置

主页 > 数码相机维修 >

北京笔记本“山寨”给我们拷贝了什么?

时间:2009-12-28 13:31 点击: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年底将至,随着国内贺岁档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熊猫大侠》集体刮出“山寨”风,“山寨”一词再次“热”了我们的眼。回望这即将过去的一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山寨”好像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山寨服饰到山寨手机,从山寨电影到山寨春晚、山寨网游……无论衣食住行,还是文化娱乐,视线所触,难逃“山寨”的影子。而这股强劲的山寨风,还让过去的异地复制现象进一步发展成“同城复制”,让我们这座地处内陆、向来“跟风较晚”的城市,也不能小觑身边越来越多的“山寨”。

    不可否认,从最初起源于IT业,代表仿制、克隆、恶搞的产品,到如今发展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一种大众亚文化现象,“山寨”一词已进入人们的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如何理性地看待这场被广泛认为是“草根挑战精英”的“文化秀”?而面对山寨产品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及打法律法规擦边球的问题,各相关方面应如何应对?本报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报道。

    现象篇“今天你‘山寨’了吗”

    当下,从网络世界到现实生活,“山寨”一词随处可见。从最早的山寨产品,到层出不穷的山寨文化现象,网络上甚至流行起“今天你‘山寨’了吗”这样的问候语。难怪有人笑谈,山寨时代,只有想不到,没有“山寨”不了的。

    山寨的原意是指“设有围墙的村寨”,现在流行的“山寨”一词据说来源于广东话,在粤语中“山寨”意味着非正规,不受管制。从2003年开始出现山寨手机到各种山寨产品,“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特点是模仿、快速、平民以及创新和恶搞。

 

 山寨数码:吸引还是排斥

    近年来活跃在各大电视购物节目中的手机品牌绝大多数都是有了仿冒的“山寨品牌”。这些手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功能极其丰富,外观极其新颖,价格极其低廉,质量良莠不齐。日前,记者来到邮电大楼附近一家手机卖场看见,卖场的显眼位置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手机专柜。但是在不起眼的角落柜台里,摆放着一些“知名牌子”的手机,价格从五六百元到一两千元不等。记者被一款闪着五彩灯的手机吸引了,“双卡双待,霓虹灯手机。绝对进口零件,蓝牙、全球定位、摄像、MP4、环绕立体声等功能一应俱全。”一名销售人员站在柜台前高举着手机大声吆喝着。在另一柜台前,记者也看到了许多形状奇特的手机,而且价位都在1000元左右。

    看到记者有兴趣,店里的服务员就介绍起几款和品牌手机有几分形似的手机。“这些都跟今年某品牌出厂的新款非常像,但是功能却强大多了,外观‘很潮’,价格也比品牌的便宜很多,价格只要700元,很划算的。”当记者问起这些是不是山寨机时,销售员说这些都是国产的。“其实手机主要功能就是打电话、发短信,其他功能你也用不了太多,花个四五千买个品牌的还不如买这些,哪怕坏了丢了都不心疼。”

    但是,也有人因为山寨手机的质量不过硬而烦恼。在一家笔记本电脑维修站工作的李波告诉记者,从开始用手机后,他一直都没有买过“山寨机”,但是业余时间会帮朋友修修弄弄,所以多少有点了解。“我觉得山寨机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功能确实丰富,外观确实好看,价格确实实惠。但是,它的软件功能拓展能力很低,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手机的运行速度得不到保证。这些都被厂家通过一些巧妙的途径遮盖或者忽略掉了,后续服务保修也无法跟上。实际上,这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这也是我一直不买山寨机的原因。当然话说回来,大部分手机消费者不会去深入研究主频、刷机之类的问题,有点小问题肯定送修,所以山寨机对他们来说,还是适合的。”

    除了山寨手机,山寨电脑也很有市场。那些外形酷似品牌笔记本的山寨电脑,价格却不到品牌电脑的一半。记者了解到,虽然山寨电脑的质量无法保证,但是仍然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到,其实这些就是没有正规生产厂家,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零售市场的山寨数码产品。商家售卖这类产品时,通常会打出物美价廉的旗号,并且声称产品性能出色、价格便宜,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就有可能被这些产品所吸引。


广告位置